SPC接觸電阻資料分析 - 測試專案


規格限制值

下限值
載入中...
標準值
載入中...
上限值
載入中...
超出規格範圍
載入中...

歷史上傳資料

檔案名稱 測試項目 儀器編號 測試人員 上傳時間 操作

量測資料統計區塊

總測量數目

0

符合規格 (標準值)

0

下限值數目

0

上限值數量

0

超出規格範圍數量

0

量測分析

量測者 總數 下限值 標準值 上限值 超出規格
儀器編號 總數 下限值 標準值 上限值 超出規格
量測手法 總數 下限值 標準值 上限值 超出規格
組裝廠 總數 下限值 標準值 上限值 超出規格

總結分析

描述性統計分析
全體資料統計
分組資料統計
結論與洞察 (需導入AI 方可才有這功能)
主效應分析(單獨看一個因子)
量測手法 (p < 0.001)

這是影響最大的因子 (sum_sq = 340.08)

不同的量測手法 (A, B, C, D) 會導致量測值產生極度顯著的差異。這與我們先前在盒鬚圖中看到手法 B 特別不同是一致的。
儀器編號 (p < 0.001)

儀器也是一個顯著的變異來源

不同儀器測出來的值有顯著差異。
量測者 (p = 0.0514)

人的影響處於「邊緣顯著」

不同量測者之間的差異可能存在,但相較於「手法」和「儀器」的影響,人的「主效應」是最小的。
交互作用分析(多個因子如何互相影響)
重要發現:所有交互作用都是「非常顯著」的
量測者 : 儀器編號 (p = 0.0021)

意義: 儀器的表現取決於是誰在操作。

白話: 不能單純地說「儀器 A 最好」,而必須說「儀器 A 在涂X騰操作時表現如何,在余O濤操作時表現又如何」。可能存在某些人操作某些儀器時有系統性的偏高或偏低。

量測者 : 量測手法 (p < 0.001)

意義: 量測手法的效果取決於是誰在執行。

白話: 游X潔使用手法 A 可能很穩定,但洪O祥使用手法 A 可能就不穩定。

儀器編號 : 量測手法 (p < 0.001)

意義: 量測手法的效果取決於搭配哪台儀器。

白話: 手法 C 在儀器 21B652G 上可能最準,但在儀器 23B531G 上可能表現很差。

量測者 : 儀器編號 : 量測手法 (p = 0.0005)

意義: 存在複雜的三因子交互作用。

白話: 這代表存在特定的「人-機-料-法」組合會產生異常的測量值。例如:「只有當洪O祥使用手法 B 且操作儀器 21B653G 時,才會得到特別高(或低)的值」。

總結建議(需導入AI 方可才有這功能)
ANOVA 分析證實,您的量測系統存在複雜的交互作用
不要再做「單因子」分析

單純比較「哪個量測者最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答案會根據他「使用哪台儀器」和「使用哪種手法」而改變。

最大的改善機會在量測手法

「手法」是最大的變異來源 (Sum_sq 最大)。您應該優先審核手法 B (為何它與 A, C, D 如此不同),並標準化所有人都使用最穩定的手法 (例如手法 D)。

必須拆解交互作用

由於所有交互作用都顯著,下一步的分析應該是繪製「交互作用圖 (Interaction Plots)」,來視覺化分析到底是「哪些特定組合」造成了問題。

圖表分析

Box Plot 說明
  • 中位數:盒子中間的線
  • 四分位範圍:盒子的上下邊界(Q3和Q1)
  • 鬍鬚:延伸到數據範圍的線
  • 異常值:超出鬍鬚範圍的點

測量資料明細

量測者 儀器編號 量測手法 組裝廠 量測值1 量測值2 量測值3 量測值4 建立時間